yan.言

主混史圈,还是个文废画渣小白词作。

是秦风(非同好者止步,勿扰

注:纠错欢迎,立场问题勿扰。如有需要请前往图书馆自行查阅文献。本人学识有限,无法保障文章内容全然正确,某些推测为我个人看法,观点取向夹杂着我的个人情感。






手指抚过史书普通的书页,略显冷漠的文字倒映在眼底。细品其中记载的不凡,心好似在华夏的土地上漫步,行至一千年古城,惊觉有这么一群人,曾在两千多年前的天空下活跃着。


——题记





秦,最初只是周的附庸。 


秦的先祖非子善于养马,得周孝王赏识,受封于西犬丘,封地不足五十里,不是卿和大夫,也不是诸侯,只是周的附庸。


一百多年后,成了名义上的诸侯国。 


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此时的秦,虽说是诸侯国,却只是名义上的,所得封地多在北狄西戎手中,并不真正属于秦。


二十年,行向封地。 


望着布满戎狄的土地,秦人委屈吗?想来是委屈的,但委屈有用吗?没用,封地在哪不是他们能够选择的。往好处想,“岐山以西”是极大的自由发展机会,不过是戎狄。


不过是戎狄。


看着被封赐给自己却拿不到手的土地,满腔的不甘化作斗志,连年进攻。


最初的几年均以秦国的失败告终,但再多的失败也不会使秦放弃,“倔强”早已融入秦人的血脉。


失败失败失败......终于,有次秦襄公率兵攻至属于自己的封地岐山,虽未立足,之后也又退回故地,但这次秦人踏上了自己的土地。


秦文公十六年,秦国疆土拓展至岐山。


这只是初步,往后,秦国还要继续与戎狄进行长期的斗争,继续发展壮大。尚武、东进被写进秦人传承。



三百多年近四百年,秦逐渐东徙,最终都于咸阳。


秦建国晚,立国难,发展不易。相较于战国的其它诸侯国,实处于劣势。如此,最后秦国为何又能吞并六国、统一四海,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呢?


是偶然吗?


不,历史没有“偶然”,既然它已发生,那就是“必然”。



原因很多,我说不清楚,大抵是秦人的精神吧?


别说什么气运,气运这东西飘渺无际的。秦天灾也不少,昏君也有,也曾在灭国边缘挣扎。就算真有什么气运,那也是秦人一点点夺得的。


所以要看秦人的精神,也就是所谓秦风。


秦人从不“满足”,不满足所以不安于现状,所以会求变思进,开拓进取,无所畏惧,所以秦得以不断发展。


历史是残酷的,在国与国的角逐中,只要落后就会挨打。


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处与劣势,后来在一代代秦人的努力下赶上甚至超越了其它国家,但也不曾一直领先,也有过落后,哪怕是已经开始统一六国的时候,其实也并没有多大优势,甚至在一些方面还不如他国。


落后,挨打。


在残酷的优胜劣汰规则下,秦国是怎么在混战中生存,哪怕是快灭国的局面也不曾断了最后一口气,始终保留火种?想想三家分晋,强大如晋国却瞬间瓦解。


不要又说是运气,刚好碰上明君,个人的力量无法令国家立足。


碰上明君也是原因,因为个人或组织在国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确实不可忽视,但群众的力量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


秦之所以在混战中成功存活,且跻身强国之列是因为秦人之间的凝聚力。 



秦人尚武,如果国家需要,每个人都是士兵。 



他们以忠为信,“勇于公仇而怯于私斗”,“从令如流水,死而不旋蹱”,勇敢作战、敢于死战,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他们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服从指令。善战但不妄杀,严以律己,军官不占役士兵,官兵团结;士兵不掳掠百姓,军队不骚扰平民,所以为民心所向,向心力凝聚力极强。


兄弟手足同仇敌忾,缺医断粮也斗志满满,哪怕背后的君主昏庸一样能够主动向前,战意高昂。这份执着坚韧,使得秦军士气总是高的。 


他们永不言弃,或许下一刻就可能被吞并到秦都,但在这上一刻也绝不能放下手中的武器。哪怕前方一片黑暗,身后再无退路也浑然不惧。


静静流淌在每一位秦人血液中的“倔强”,生生不息,不会因为外界的种种消散。 


不屈的意志。


无法阻挡的始终向上的锋芒。



是秦风。


秦人冷静面对前方的严峻,断不放弃,败了再战,胜了不满足,继续变法改革,继续发展进取,不畏惧未知,更不害怕已知。使得秦陷入低谷也能崛起,领先强大了仍能继续向前。 




秦人求变思进的创新精神是整个历史上都少有的。 



变法图强是秦国一直所坚持的。 


即使可能人亡政息也不守旧,遭受挫折也要进取,会造成动荡也要变革。


商鞅变法是秦最有名的几个变法之一,亦是秦后来统一六国的基础之一。


秦在统一后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中央集权皇帝制度。 


尊法,垂法而治,依法治国。


在当时人类社会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历史条件下,追求垂法而治可以说是很超前了。


不同于例如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等,秦国的商鞅变法很成功,很彻底,没有多方掣肘、浅尝辄止,超前的理念被秦国上下接受。




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郡县制... 


商鞅徙木立信,后又割了太傅公子虔的鼻子,在太师公公孙贾脸上刺了字,甚至间接送走了自己。 



改革很彻底,秦国法律不再由贵族掌握,垂法而治,这是其他诸侯国不敢想象的。


在发起人秦孝公和主持人商鞅相继离世后,秦仍能坚持变法政策,没有人亡政息,使得商鞅变法能走到这么一个高度的前提便是全国上下普遍拥护并积极参与变法事业。 


而秦人一向求变思进,且以国为先。所以在看到商鞅变法对国家所起到的作用后,即使是利益一度受损的贵族宗室在从国家发展角度出发衡量得失后,最终也选择了支持这一变法,支持新政,民众更是积极响应。


于是,秦人积极耕战,遵法,尊法。秦国不断强盛,脱颖而出成为强国之一,并且在其追求法治的大背景下,继续变法图强。






最终秦统一六国。



秦始皇帝建立秦朝,秉承先人的意志,以法为尊。


其封建中央集权皇帝制度保证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国家政权的统一和土地的完整,避免了国家因分封而导致割据势力之间的相互攻伐和吞并。这一体制,在中国历史上推行了2000余年,是所谓“中国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算起来法家其实是一个特别包容的存在,各家思想、各门学说,只要不是违背律法的都能接纳,尊法的秦是个包容的时代。 




在继承自身文化的基础上,秦吸收、整合了周文化、戎狄文化等多种文化。取百家思想中的精华,去掉其中的糟粕,融合为一,以法为核,来治理天下。加上秦人融进骨子里的精神,创造了独属于它的文明。


在文学上,秦人也颇有建树,如被誉为“天下第一古物”和“天下第一书法”的刻石文正是秦时的产物;律法上,秦创造了数不清的第一个;思想上,秦接纳所有不违背法律的想法...... 


春秋时秦国便成为当时医学科学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秦时医学天文等方面的成果有的传至今日且还在被使用;战国时秦国的冶炼技术便特别发达,先进的手工业不仅在当时位于领先地位,其独到之处,如对兵器的铬化处理使用的技术,西方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才列为专利......


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秦之法家对后世社会的直接影响和贡献巨大。


为何秦能取得如此之多的成就?这不正是因为秦时包容尚贤的社会风气吗?


秦这一时期历史上的能臣良将数不胜数,他们来自各个诸侯国,出自各个学派。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秦尚贤包容的风气,致使这些能臣良将对秦产生很强的归属感。


这些人或多或少被秦人的精神影响,换一个说法就是被同化成了秦人。可别忽视了血脉传承的重点是传承,从不是血缘。


秦风,秦风。 



能使得一片的人大方向上多成一个摸样才能够称为风气。


风气到底要如何形成?


举个例子。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在中原发生内乱的情况下也没有匈奴南下入侵的历史时期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因为秦人深受秦始皇帝一统论的影响,认为防范匈奴、让文明融入岭南以实现南北大一统,大过秦本身的兴衰荣辱。


秦人是如何深受秦始皇帝影响的?


上位者以身作则,下面的人才会愿意发自内心的服从。


在秦国吞并六国的征战过程中,秦始皇帝始终坚持把秦国最精锐的三十万铁骑放在北方,以防匈奴南下。


在秦国大将李信的二十万秦卒攻楚失败几乎全军覆没之后,秦始皇帝选择花费两年的时间重新征兵,训练部队,而不是将北方镇守匈奴的三十万大军调给王翦攻楚。


某次叛乱,秦军大部分兵马都在外面镇守,而叛军已近。北方大军仍纹丝不动,由章邯将罪犯训练成军,抵御正进犯关中的叛军。 




于是大臣、将士、乃至每一个秦人接收了秦始皇帝的思想,且坚定不移的执行。 
 



统一,大一统比什么都重要。



甚至需要时,罪犯也愿意组成军队,心甘情愿的战死沙场。


令人惊讶的是,这支由罪犯组成的军队在器械营将军章邯带领下所向披靡,先是在函谷关击败周文的百万军队,然后到三门峡消灭了周文剩下三十万残部,接着打下洛阳城,打败了吴广的三十万精锐击杀了吴广,之后在安阳击溃魏国势力,紧接着又至新郑粉碎了韩国势力,最后于商丘使项羽项梁率领的三十万江东精锐全军覆没,项梁战死,项羽败逃。


甚至秦始皇帝离世,秦内乱甚至国将灭时,赵佗率领的五十万岭南大军没有北上支援,王离率领的三十万镇守匈奴的铁骑亦没有南下保卫关中,坚定的守在自己的位置。


赵佗拒绝调兵保国,始终驻守岭南,秦被汉取代后也不离开。记载中,他和刘邦的书信中提到过说不敢负先人之故,这个先人估计就是秦始皇帝。 



王离后来跟章邯会师,是遵守命令。



秦始皇帝这一思想影响了秦人,在他去世后诸多老臣仍遵循其遗愿。


这就算是所谓“风气”吧?


精神、思想的积累。



执着、坚韧、忠信、律己、开扩、东进、平衡、包容、勤劳、节俭、文明、严谨、功利、尚武、凝聚、尊法、尚贤、求变、思进、创新......






这些是秦人从骨子里带来的,是被刻进他们血脉传承中的精神。


生而有之,至死不渝。


是谓秦风。


也不再多讲,最后就以《诗经·国风·秦风》中的一篇作为结尾好了: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愿千百年秦风,今日依旧。




后记: 


请不时回望一下我们来时的道路,铭记被时间模糊的历史,学习先祖的精神,拾起属于我们华夏人民的中国魂。



by拙言.(yan.言)

总计:3472 字












 
 
 
 
 



评论(1)

热度(52)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yan.言 | Powered by LOFTER